亚洲成年人免费区物尤_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_亚洲美女激情在线播放_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

<tt id="cm56l"><menu id="cm56l"></menu></tt>

<address id="cm56l"><nav id="cm56l"><strike id="cm56l"></strike></nav></address>

    1. <dfn id="cm56l"></dfn>
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cm56l"><var id="cm56l"><strike id="cm56l"></strike></var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<bdo id="cm56l"><delect id="cm56l"></delect></bdo><dfn id="cm56l"><code id="cm56l"></code></dfn>
              • 您所在的位置:高唐信息港 > 高唐資訊 > 人文高唐

                高唐名勝古跡

    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4/11/22 15:51:58 來源:高唐州報 瀏覽次 作者:佚名

                古河流考
                    【徒駭河】徒駭河原為禹疏九河之一。史載:“禹治此河,用工極眾。此河工難,眾懼不成,故人徒驚駭也,因而命名徒駭”(《爾雅釋文》)。禹開九河的位置,從北而南,雁行魚貫,前面([馬頰河]一節(jié))已有敘述。據(jù)此,徒駭河應(yīng)在最北(今河北省交河縣境)。清代傅洪澤主編的《行水金鑒》又說:“漳河自巨鹿以北,歷南宮、新河、戴州、束鹿、深州、衡水、武邑、阜城、獻縣、交河、青縣、靜海……天津入海。即古徒駭河之河道也。”可知,今之徒駭河已不是禹疏九河之徒駭河,僅用其名而已。
                    今天的徒駭河水系大致為歷史上的古漯川水系。自“周定王五年,河徙宿胥口,東行漯川”(《水經(jīng)·河水注》)之后,黃河又多次決口,至宋仁宗慶歷八年(1048年),行于漯川,陸續(xù)達1650年之久,千百年間,人們“只知有河,不知有漯”。在這段漫長的時間內(nèi),黃河行漯,古漯川逐漸淤沒,河水無出路,災(zāi)害頻繁。因此,多次對古漯川和黃河部分故道疏浚連通。漢成帝鴻嘉四年(公元前17年),河道都尉許商在漯川下游(自高唐開始)與篤馬河之間開挖商河,獨流入海。后來又在高唐以下的黃河與商河之間開鑿一條土河,在濱縣與商河匯流入海,其流向大體同于今徒駭河下游的一段河道。在古漯川的上、中游,因黃河潰決,又先后開挖了赤河、金河(亦稱宋金河)、游河、六塔河等分泄黃水。至金明昌三年(1192年),“河決陽武,南下淮泗”,漯川流域基本擺脫了黃水的侵擾,遂分段疏通,與下游的土河貫通,逐漸演變?yōu)橥今敽又鞲伞F浜拥雷院幽锨遑S之東、南樂之南始,經(jīng)濮陽、范縣、陽谷、聊城、茌平、高唐、禹城、臨邑、濟陽、惠民至無棣入海。它上承赤、金、六塔諸河之水,中游行于土河,下游行于黃河北支故瀆,是古代漯川與黃河混流的產(chǎn)物,是在土河的基礎(chǔ)上向上、下游開挖疏通演變而成,直至明代以前此河仍稱土河。今徒駭河的命名,最早見于明萬歷十九年(1591年)《臨邑縣志》:“徒駭河由齊河縣經(jīng)夏口至城東南二十五里,俗名土河。”清光緒三十二年《高唐州志》則云:“……漯水入高唐界俗名土河、舊志遂謂之徒駭河。”大概“土”、“徒”音近,后人遂借“徒駭河”之名以冠之。
                    中華民國二十年(1931年)3月,山東省建設(shè)廳組織沿河14縣開挖徒駭河,在聊城縣的四河頭,把運河?xùn)|的徒駭河和運河西的金線河接續(xù)起來,統(tǒng)稱徒駭河。即今之徒駭河。
                    今之徒駭河起自河南省清豐縣永順溝和山東省莘縣的大沙 河 ,在大洼集匯流后,經(jīng)莘縣、聊城、茌平、高唐、禹城、臨邑、濟陽、商河、惠民、濱縣,在沾化縣流入渤海。
                    【趙王河】據(jù)民國二十五年《高唐縣志》載:“郡志:'河自高唐小庵(今固河鎮(zhèn)太平莊)匯流,入平原界至盧家東南入篤馬河(今馬頰河支流)。”又按《平原縣志》:“趙王河在縣東二十里,自高唐小庵莊匯流入境……正流又西北至岔河口,入篤馬河,又東北分流至朱家莊、陵縣界,仍名趙王河。”《辭源》則曰:“在山東。自高唐縣東之北鎮(zhèn)起,東北至陵縣,受鉤盤河,入于篤馬河。”
                    郡志和《平原縣志》皆言:“自高唐小庵莊匯流”,可以推之小庵莊上游仍有河流,或許亦名趙王河。至今高唐縣人和辦事處之李明橋、王家屯,琉璃寺村東南仍有蜿蜓之河槽地,百姓皆口傳,為趙王河故瀆?妓螘r河道所經(jīng),世人往往稱之為趙王河。此河以“趙王”名之,當亦應(yīng)起于宋時,其他已不可考。趙王河,今仍有之。在今固河鎮(zhèn)太和莊(小庵莊)東北,入平原縣境內(nèi)囤莊、拖車李莊后,又入馬頰河。1965年改名“德惠新河”。
          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